Navigation menu
血管可以被“堵塞”
走路时,如果出现走路后容易疲倦、走数百米吃力等症状,就应该引起注意了。这可能是小腿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警告。
当脂肪在血液中积聚时,一些“坏”胆固醇就会“跑”过血管壁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发生慢性炎症反应,最终导致血管壁上形成斑块。当斑块堆积时,血管管腔就会变窄,即血管被“堵塞”,血流缓慢,在腿部形成障碍。现阶段,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%受到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困扰。
·
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四个阶段
1
第一阶段:症状轻微期
有时,腿部可能会出现麻木的症状或寒冷,有些人在散步或活动后也可能会感到疲劳。
2
第二阶段:间歇性跛行期
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重要阶段。随着病情的进展,血管内积聚的斑块越来越多,血管的狭窄程度不断加重,逐渐进入跛行阶段。
症状是走了几百米后,感觉双腿酸痛,无法继续行走。不过,休息几分钟后我还可以继续行走。最后,你可能连几十米都走不了。
3
第三阶段:休息期
即使你不走路或运动,你的腿也会痛。尤其是晚上,躺在床上的时候,腿抬起来的时候疼痛更厉害,腿痛甚至会让人无法入睡。
4
阶段阶段:溃疡坏疽阶段
我的腿痛得无法行走,我的皮肤和肌肉开始萎缩。Ø 溃疡。最先出现的就是手指发黑,最终发展成难以治疗的病症。
02
改掉5个坏习惯
打通血管“高速通道”
1
久坐:
久坐、跷二郎腿、长时间站立等都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会使流向下肢的血液减慢,容易形成瘀血,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风险,增加肥胖的可能性,从而促进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。研究表明,静坐 4 小时会增加血栓风险。
两个简单动作就能帮你预防下肢动脉血栓
行动一:金鸡自由
左脚为支撑腿,右脚和双臂抬起并保持2至3秒;反方向的动作相同,左右两侧的动作交替进行。
动作二:像射秃鹫一样左右开弓
双手在下腹前做托腹动作;
双手交叉于身前,左手在前,左脚伸出;
左手成八字掌拉弓,右手放在胸前,拉动弓弦,稍停;
右手画圈,回到起始位置;
相反方向也是如此。
健康提示:日常生活中,还应合理锻炼身体。通常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,每小时约30~50分钟,每周3~5次。例如剧烈步行、慢跑、八段锦、太极拳等。
2
饮食不合理:
摄入过多的盐和油会使您的血液变得粘稠,并使斑块增多可能形成。
✅ 建议:
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,油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,添加糖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。
建议多吃蔬菜、水果、低脂乳制品、鱼类、粗粮、富含钾等矿物质的食物,多喝水以促进血液循环。
3
控制不住“高三”:
患有高血压、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的人往往更容易出现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。
✅ 建议:
让你的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,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更严重的后果。
4
吸烟和饮酒:
吸烟和饮酒是血管的“敌人”。研究发现,吸烟、饮酒可使血液粘度比正常人增加8倍以上。
✅ 建议:
生活中,应尽量不抽烟、不喝酒、远离二手烟。
5
住啦te 很长一段时间:
熬夜等作息不规律是血管的“大敌”,会引起血管异常收缩,血压升高。
✅ 建议:
就寝时间不应早于23:00,睡眠时间保持在7~8小时。
03
如何知道自己的血管是否健康?
您可以经常触摸小腿。如果双腿感觉冰凉或动脉搏动减弱,就要小心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了。
检查血管是否病变时,如充盈,除了常规的视力、触觉、言语、听觉等基本体检外,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:
·
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:
这是检查血管是否狭窄、是否有斑块、管腔大小、血液、流速等的常用方法之一。
·
血管增强CT或血管造影检查:
不同部位的血管可以进行了高精度分析。
健康提示:45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绝经后女性需要特别关注血管健康。
血管健康小贴士
1、行走时,如果出现行走后疲劳或行走数百米困难等症状,应引起注意。这可能是小腿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警告。
2、改掉5个坏习惯,打通血管“高速通道”:久坐、饮食不合理、“三高”不控制、抽烟喝酒、长期熬夜。
3.可以多触摸小腿。如果双腿感觉冰凉或动脉搏动减弱,就要小心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了。